此前,外媒MacRumors 报道称,苹果计划今年将Apple ID 更名为Apple Account。现在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Mark Gurman 表示,Apple Account 将在iOS 18 和watchOS 11 中首次亮相。同时,他还表示,苹果公司内部有一个“Apple Account”团队。随着品牌的升级,Apple ID这个陪伴苹果粉丝20多年的专业术语将被淘汰。目前,尚不清楚苹果为何这么做。不出意外,苹果将在今年的WWDC 上正式宣布Apple ID 更名以及一些功能变化。
至于苹果为什么要更改Apple ID的名称,网上的结论是ID这个词已经不能承担苹果现在的业务了。因为ID通常是指身份,而Account代表账户。我们都知道苹果有很多以ID命名的安全认证功能,比如Face ID、Touch ID等。它们都是为了让iPhone更好地识别用户而生的安全功能。
单从Apple ID的名字来看,人们可能会误认为它是一种身份认证,但实际上,Apple ID所承载的功能更偏向于账户。因此Account更符合苹果账户功能的命名方式,也更容易让用户理解。
例如,除了美国Apple ID的Apple Pay外,苹果还与高盛合作推出了第一张信用卡———— Apple Card。显然,苹果已经将Apple ID扩展到了金融服务领域。此时继续使用ID命名已经超出了ID字面意义的范围。因此,苹果将Apple ID更名为Apple Account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这些只是猜测。毕竟苹果还没有公开回应,Apple ID是否真的会更名也只是一个爆料。详细信息将取决于苹果的WWDC24 开发者大会。
Apple ID 20多年的生涯之路要走到头了?既然Apple ID存在被更名的可能,我们不妨提前回顾一下它的“寿命”。说实话,网上几乎没有与Apple ID相关的发展历史信息,甚至连Apple ID的发布时间都没有。目前,网上有两种说法。一是Apple ID于2001年发布,随iTunes 2.0一起首次亮相。
另一种说法是Apple ID是在2003年发布的,因为当时苹果刚刚在iTunes 4.0中添加了商店功能。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有一定道理,因为iTunes 1.0是一款纯粹的音乐播放器软件,只能用来播放音乐,没有其他功能。
从2.0版本开始,苹果将iTunes变成了音乐管理软件,并增加了对iPod的支持。此时添加Apple ID可以方便设备识别和数据同步。当然,在这个时期,iPod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直接将数据导入iTunes 2.0,因此Apple ID不一定是必要的功能。
在4.0版本中,苹果首次在iTunes中添加了iTunes Store功能,允许用户在商店中付费购买音乐。此时添加Apple ID可以方便用户绑定支付方式来购买自己喜欢的音乐。
Apple ID 诞生的具体年份目前无法确认。只能说最早是2001年,最晚是2003年。但可以肯定的是,Apple ID早于初代iPhone的发布,是Mac和iPod时代的产物。
起初,Apple ID 的功能并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苹果硬件产品的多元化,Apple ID 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包括App Store(2008 年)、FaceTime(2010 年)、iBooks(2010 年)、iCloud(2011 年) )、iMessage(2011)等。
同时,Apple ID也获得了苹果公司的授权,可以链接多个设备,例如iPad和Mac之间的伴随功能。只需要两台设备使用相同的Apple ID 登录,即可将iPad 变成Mac 的扩展屏幕或进行投票。同一Apple ID下,iPhone、iPad、Mac、Watch之间的粘贴板支持共享,可一键复制到任意设备。
果粉期待已久的功能,Apple Account都有了?虽然Apple ID的功能一直在增加,但苹果粉丝最期待的功能却一直没有可用。我们都知道,不同地区的Apple ID、Apps以及App Store中的Apple服务都有差异。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某个游戏在App Store国家/地区无法下载。如果用户想在iPhone或iPad上玩游戏,则必须将App Store帐户切换到其他地区。在早期版本中,用户只有注销整个Apple ID才能登录其他地区的帐户。而且每次切换地区时,iPhone上保存的钥匙串和其他数据都会消失。
幸运的是,苹果随后在App Store中为Apple ID添加了独立切换账户的功能。不过,Apple ID仍不支持跨地区保存账户或一键切换功能。用户每次都需要手动切换账户并等待二次验证成功下载安装到商店。
早在2020年,苹果就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一项关于允许多个用户登录同一部iPhone的专利。一家名为《金融快报》的网站报道称,苹果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其标题为“一种能够使用多个访问密码和多个加密密钥的计算设备,并且该系统可以支持多个不同的用户帐户”。
一般来说,科技公司都会提前申请相关专利作为技术储备。虽然这些专利稍后可能不会实施,但考虑到此次Apple ID将更名为Apple Account,不排除苹果将为用户带来一些新功能。
如果这项专利随着Apple Account的到来而实现,确实会给苹果粉丝带来很多便利。他们将不再需要每次都手动输入账户密码,也不再需要其他苹果设备的二次验证。
多个苹果账户的切换方式可以使用Mac上的多用户登录逻辑。用户只需点击或滑动选择想要使用哪个地区的账户,然后使用Face ID识别用户即可完成账户切换。
除了此功能之外,Apple Account 还可能会添加帐户共享功能。苹果于2022 年申请了一项名为“与其他用户身份共享帐户的用户界面”的专利。这个功能有点类似于家庭共享,就是授权你的账户可以共享给其他用户,这样其他用户就可以使用共享账户的功能。
当然,在与他人共享账户之前,用户可以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例如与他人共享所有账户权限,或者只开放部分账户权限。
个人觉得这个功能非常适合老年人使用,因为还有很多老年人不太会使用手机,尤其是账户相关的设置。如果你帮助长辈重新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你可以并且不在长辈身边,可能会导致长辈无法正常使用手机。
不过,通过这个账户共享功能,用户可以为长辈设置特殊的访问权限。例如,只允许长辈拥有用自己的账号下载安装APP的权限,就可以避免长辈受到流氓软件影响而乱付费的风险。
ID?NO!Account?YES!与Android厂商不同,苹果喜欢创造自己的专有名词,Apple ID就是它的产品。在高情商方面,你甚至可以在苹果的功能命名中看到统一的命名方式,比如Touch ID、Face ID、Apple ID。它们都是一个英文单词和一个ID的组合。说白了,苹果一开始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够简单,看起来也很时尚。
说实话,一个已经存在了20多年的功能突然改名的情况非常罕见。很少看到制造商更改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功能的名称。所以,只能说苹果这次是被打了脸。也许它没有想到Apple ID会逐渐添加如此多的功能,以至于超出了ID这个词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