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 支柱加密面积如何计算?
2、如何区分钢筋是否为加密区域?图中只显示了加密后的大小,并没有告诉我在哪里.
3、框架柱箍筋长度、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长度如何确定?如何计算呢?
4、如何区分钢筋混凝土区域和非密实区域?
5、砖混结构中结构柱钢筋的致密面积和非致密面积如何计算?
6、怎么知道这个马镫的加密区域和非加密区域在哪里?
柱子加密区怎么算
框架柱箍筋密度区的长度宜为柱截面长尺寸(或圆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500mm中的最大值;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宜沿柱全高密布箍筋。
取矩形截面柱的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柱的直径、柱净高的六分之一、500mm。将这三者中的最大值作为箍筋密度区域的范围。底柱上下500mm范围为箍筋密度区。
密度面积为1/3或1米;上部箍筋密度区长度为500mm,为柱长和净高的1/6的最大值;梁与柱相交处的柱箍筋为密度型。若柱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则搭接范围需较密。
问题1:如何计算帧列的加密区域?我发的是03的画册,和上面的意思一样。支柱加密有两种类型:底部支柱根部加密。柱、梁交叉密集。底部柱根加密范围:从基础顶面起至柱净高的1/3处为加密区域。
钢筋怎么区分是否是加密区,图纸上只显示加密的尺寸,并没有告诉我那里…
在桩基钢筋笼图纸中,加密区域一般会有文字标识说明。如下图所示: 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密度区的设置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每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端和梁两端都必须进行致密化。
钢筋是否密实可以从图纸上看出。在钢筋密集的地方,钢筋之间的间距会很小。然后你就可以数出有多少根钢筋是密实的,有多少是不是密实的。加密范围是多少?加密范围符合规定。算了,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钢筋图纸上没有加密符号表示。例如@150/200表示加密区域为150,非加密区域为200。如果只标注@150,则表示所有间距均为150。
通常在图纸(结构)中描述。其实不用看也行。这是代码中的强制性要求。梁为5h0,柱为1/6Lo。中国所有的建筑图纸都是一样的。除非设计者触犯法律。
如果采用水平法标注,则在水平法图中表示加密区域和非加密区域或用中文说明设计施工图的说明。图纸中这样的标记很少,所以看不出来。
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包括钢筋等级、直径、致密区与非致密区间距、肢数等。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长度如何确定,?该怎样计算呢?
1、支柱加密区域的长度一般为每层支柱高度的1/6。但最低层(第一层)柱子的根部应为高度的1/3。箍筋加密区以外的区域为非加密区。箍筋:用于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连接受压区主要受力钢筋和混合钢筋骨架的钢筋。
2. 致密化范围从柱边缘开始。一级抗震框架梁箍筋的致密长度为梁高的2倍。 4级抗震框架梁箍筋密实长度为梁高的5倍。都必须满足大于500mm的要求,如果不大于500mm,则按照500mm的长度加密。
3、底柱底部密实面积范围应大于或等于净高的1/3。其他部位密实区域的范围应为立柱长度与净高的1/500mm中的较大者。确定加密区域后,用净高或净跨减去加密区域的长度,即可得到非加密区域的长度。
4、框架柱内箍筋密度区应在柱两端高度以内,等于矩形截面长边尺寸的最大值或截面直径的1/500mm。花园柱和柱的净高度。
5、钢筋柱加密区域算法如下: 1、首层有3个柱箍筋加密区域(这里所说的首层是指基础上的第一层)。下箍筋加密区域长度为柱净高的1/3。例如净高为3米,则加密区域为1/3或1米。
6、总根数为18+17=35。箍筋密度区适用于抗震结构。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密度区的设置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每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端和梁两端都必须进行致密化。
钢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怎么区分
对于绑扎接头,钢筋搭接长度内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箍筋密度区适用于抗震结构。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密度区的设置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每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端和梁两端都必须进行致密化。
当存在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域外,刚性地面上下500mm高度范围内的区域也应加密。箍筋加密区以外的区域为非加密区。
区分内环和外环。示例:8@150(外环)、8@100(内环)。知识点延伸:箍筋的表示方法: 10@100/200(2)表示箍筋为10,密集区域间距为100,非密集区域间距为200,均为双倍-肢体马镫。
加密适用于抗震结构。加密规定根据抗震级别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每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端和柱两端都必须进行致密化。梁端密集区的长度一般为梁高的5倍。
砖混结构,构造柱钢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如何计算的
1、根据-3级建筑标准图集,一般情况下,密实区高度为500mm(6层),位置为地板以下500mm、地板以上500mm;其余为非密集区。
2、结构柱不是框架结构。 “箍筋密度面积”和“箍筋密度”是抗震框架结构特有的基本抗震结构措施。如果没有框架梁、框架柱、框架支撑梁等框架柱构件,就不存在“箍筋密度”这个说法。
3、结构柱箍筋密集区域在施工场地内或施工柱上下500mm以内。结构柱之所以需要密实,主要是为了增加结构柱的搭接完整性,这也是抗震要求。
这个箍筋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怎么知道在哪里啊?
对于4级抗震,梁的密度是梁高的5倍。例如,如果光束高度为600,则密度需要为900。致密化必须大于500。如果梁密度达不到,则必须为500。记住梁致密化大于500。除了柱上梁的密度外,交叉时还需要额外的箍筋。
底层柱上端及其他层柱两侧,以及底层柱上下500mm范围为箍筋密度区。建议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
加密区域和非加密区域是根据力学计算出来的。如果需要加固,请对其进行加密。不要认为建筑物是静态的。强风、地震和温度变化会引起轻微的水平振荡。
对于力学计算,如果需要加固,那就加密。不要认为建筑物是静态的。强风、地震和温度变化会引起轻微的水平振荡。箍筋通常密集排列以抵抗剪力,通常位于框架梁和柱的两端。当主梁承载支撑梁时,主梁在支撑梁的两侧支撑。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每层柱子两端必须密排。支柱加密区长度一般为1/6,每层支柱高度不小于500mm。但最低层(第一层)柱子的根部应为高度的1/3。箍筋加密区以外的区域为非加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