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烧氢气?那不得跟氢气球似的飘走啊?”
北京某丰田4S店里,68岁的张大爷摸着新款Mirai的储氢罐直嘀咕。但听到销售说“直降18万,首付5万开走”,他立马掏出银行卡:“给我留台白的!这价钱比买电动棺材强!”
这个周末,全国丰田展厅挤满了张大爷这样的“野生体验官”。原本冷清的氢能车展区,如今挂满“跳楼价”“氢燃料0焦虑”的横幅。一位销售偷偷说:“以前一个月卖不出一台,现在一天订出20台,客户连试驾都不试,就怕抢不到。”
割肉求生:丰田的“氢”家底快烧光了
降价背后,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2024年丰田氢车全球销量暴跌62%,仅卖出8,327台(数据来源:MarkLines)中国加氢站仅120座,且七成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国氢能联盟年报)每公斤氢气价格涨到48元,比电价贵8倍(国家发改委2月能源价格监测)
“这是拿棺材本赌未来。”一位丰田中国高管私下吐槽。据财报披露,丰田每卖一台Mirai亏损23万,如今再砍价,等于卖一台亏40万。但看着本田、日产氢能项目相继关停,丰田只能硬着头皮死撑:“日本人再不做氢车,全球就真没人信这技术了。”
车主亲历:加氢比找对象还难
“我肠子都悔青了!”2023年花48万买Mirai的深圳车主王海涛,在抖音直播中狂吐苦水。
他的日常是这样的:
周一:开车到东莞唯一加氢站,发现设备故障;
周三:排队2小时加氢,系统突然提示“储氢压力不足”;
周六:眼睁睁看着油价跌到6元/升,隔壁油车车主冲他坏笑。
最绝的是今年春节,他本想开氢车回湖南老家,地图一查发现沿途800公里没有加氢站,最后只能把车锁在深圳车库,自己坐高铁回家。“30万买了个祖宗,现在降价到20万我都卖不掉!”
技术暗伤:日本人藏了10年的秘密
氢能车真的一无是处吗?清华汽车工程系张教授揭开真相:“丰田的催化剂专利快到期了。”
原来,氢燃料电池最核心的铂催化剂,丰田靠独家工艺把用量降到0.12g/kW(行业平均0.3g)。但2026年专利保护到期后,比亚迪、吉利早已备好“山寨方案”。更致命的是,中国固态储氢技术突破,能将储氢罐体积缩小60%,而丰田还死抱着高压气罐不放。
“现在降价,就是想在中国清库存。”某国产燃料电池供应商透露:“丰田苏州氢罐工厂裁员50%,产线改生产电动车电池架了。”
全球围剿:马斯克补刀,中企抄后路
丰田的绝望反击,却撞上全球围剿:
马斯克2月21日发推:“氢能是史上最蠢能源,建议丰田改卖氢气球”广汽埃安宣布氢电混动车量产,续航1200公里,定价18万起欧洲议会通过决议:2030年禁售高压氢能车,奔驰、现代连夜改方案
最狠的是陕西榆林一家民营加油站,挂出横幅:“加氢送鸡蛋,加氢送洗车”,结果被市监部门查封——原来老板把工业氢气掺入车用氢,差点引发爆炸。网友调侃:“这哪是加油站,这是爆破现场。”
我们还需要氢能车吗?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这场降价狂欢更像日系车的悲壮谢幕。
在东京总部,丰田章男咬着牙对股东说:“氢能是信仰!”但财务部长小声补充:“信仰不能当饭吃,我们电动车亏损已收窄到每台5万了。”
而在上海嘉定,刚提车的网约车司机李师傅算着账:“充氢5分钟能跑800公里,但每公里成本比电车贵4毛,我每天跑500公里,倒贴200块,图啥?”
或许,氢能车就像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纵有技术情怀,终究败给现实。当中国车企用钠电池实现8分钟充电800公里时,丰田的“氢”春,可能只剩最后一口气。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