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我们能看到,汽车的轮毂尺寸越来越大,而且很多轮胎的扁平比越来越小,也就是轮胎越来越薄。
对于我们普通家用而言,大轮毂薄轮胎是更优的选择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轮胎的规格参数:比如我们可以在轮上看到类似235 50 R19这边的参数信息。意思就轮胎截面的宽度是235mm,轮胎的扁平比是50(扁平比就是轮胎的高度/宽度,单位是百分比,这个数字越小,轮胎就越扁或者说越薄),R是指轮胎是子午线轮胎,19是轮毂的直径(单位是英寸)。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下不同的轮毂、轮胎的差异和优缺点:
一、大轮毂 + 薄轮胎的优缺点
优点:
操控性提升
薄轮胎(低扁平比)侧壁支撑更强,转弯时形变更小,方向盘反馈更直接。
适合赛道或激烈驾驶(如保时捷911的20英寸轮毂+35扁平比轮胎)。
视觉效果更运动
大轮毂(如19-22英寸)搭配薄轮胎,车身比例更显激进,符合豪华车或性能车审美。
刹车散热更好
大轮毂内部空间更大,可容纳更大尺寸刹车盘和卡钳,适合高性能车。
缺点:
舒适性下降
薄轮胎缓冲能力弱,路面颠簸(如井盖、减速带)会直接传递到车内,长途驾驶易疲劳。
示例:同一车型,18英寸轮毂的滤震明显优于22英寸版本。
耐用性差,而且还更贵,贵很多!
薄轮胎侧壁脆弱,易被路肩、坑洼划伤或鼓包,维修成本高(一条薄胎价格可达厚胎的2倍)。
数据:扁平比低于45的轮胎,鼓包概率比55扁平比轮胎高30%以上。
价格差异,可能在500%~200%之间。
能耗增加
大轮毂重量更大,转动惯量升高,导致加速变慢、电耗/油耗增加。
实测:某电动车换装大轮毂后续航减少5%-8%。
二、小轮毂 + 厚轮胎的优缺点
优点:
舒适性优先
厚轮胎(高扁平比)能吸收更多震动,适合家用车或SUV(如丰田RAV4的17英寸轮毂+65扁平比轮胎)。
通过性强
厚轮胎在非铺装路面(砂石、泥地)更耐冲击,不易爆胎,适合越野车或旅行车。
经济性高
小轮毂和厚轮胎价格更低,更换成本节省30%-50%,且胎噪更小。
缺点:
操控极限低
厚轮胎侧向支撑弱,快速过弯时易侧倾,方向盘响应模糊。
视觉效果平庸
小轮毂显得车身笨重,缺乏运动感或豪华感。
三、选择建议
选大轮毂+薄轮胎的场景:
追求极致操控(性能车、跑车)。城市铺装道路为主,且注重颜值。预算充足,能接受高维护成本。
选小轮毂+厚轮胎的场景:
家用代步,重视舒适性和耐用性。常走烂路或长途自驾(如SUV、MPV)。追求经济实用,降低养车成本。
总结
轮毂和轮胎的搭配需根据实际用途决定:
颜值党/性能党 → 大轮毂+薄轮胎实用党/经济党 → 小轮毂+厚轮胎
所以,对于普通家用而言,可千万别一味追求大轮毂薄轮胎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